顶级ToB销售的 3 个反常识特质
很久没聊toB相关的话题了。 昨晚刷到个有意思的朋友圈 —— 做了五年销售的老同学发了张凌晨两点的客户聊天截图,配文 “这单成了,明天中午必须去吃涮肉”。 评论区有人调侃 “卷王”,他回:“卷?不卷就死了。” 卷有用吗?不一定。 总结一下那些能把客户聊成 “回头客”、把难搞订单啃下来的顶级销售,哪是什么 “嘴皮子功夫好”和卷呢? 他们的底层逻辑,全是反常识的狠招。 ![]() 先讲第一个反常识点 ——顶级销售的 “狼性”,不是凶,是目标感。 我见过最离谱的销售姐,有次跟客户吃饭,对方顺口提了句 “最近孩子要报钢琴班”,她第二天直接甩来三张私教对比表:“王总,我打听了您家附近三家机构,A 家老师留过学但贵 20%,B 家有演出机会但路程远,C 家性价比最高…… 您要需要,我让助理带您家孩子试课。” 后来这单当然成了,但重点不是她多会 “讨好”—— 是她从客户那句闲聊里,精准判断出 “这单能成”,于是所有动作都在服务 “签单” 这个终极目标。 初级销售总在纠结这些表面的小事:“今天没及时回领导消息会不会挨批?”“我这么回客户会不会让客户不舒服?” 但在顶级销售的字典里,订单是唯一 KPI,其他都是干扰项。 当人把某件事设为核心目标,大脑会自动过滤无关信息。 你看那些顶级销售,不是不懂人情世故,是他们太清楚:客户不签单,你跟领导关系再好也是 “空手套白狼”;项目黄了,同事再帮你说话也补不上业绩窟窿。 第二个反常识特质——顶级销售最擅长的不是 “说”,是 “闭嘴”。 上周陪朋友见一个 B 端客户,也是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朋友是新人销售,全程像机关枪:“我们产品能降本 30%!”“上个月刚拿了行业奖!”“您看这案例多成功!” 客户全程低头刷手机,最后只说:“方案发我,有需要联系。” 我都替朋友尴尬。 因为私交,后来客户私下跟我说:“现在销售都这样吗?我就想说说我们现在系统的痛点,结果他根本不给我机会。” 销售的本质是 “解决问题”,但很多人搞错了顺序 ——先解决客户的 “表达欲”,再解决客户的 “问题”。 沟通学里有个 “7/3 法则”:优质对话中,倾听占 70%,表达占 30%。 顶级销售的耳朵比嘴更勤快:客户说 “最近数据总出错”,他们不会急着推销,而是问 “具体是哪个环节?财务端还是运营端?”;客户抱怨 “供应商总拖延”,他们会接 “您之前遇到过最严重的拖延到什么程度?影响过项目交付吗?”。 你以为客户喜欢 “能说会道”? 错! 客户真正需要的是 “被听懂”—— 当他发现 “这个销售比我还懂我的麻烦”,信任感自然就来了。 最后这个特质,能把普通销售和顶级销售彻底拉开差距 ——会提问的销售,手里握的是 “读心术”。 我听过一个卖工业设备的大佬对话,第一次见客户的时候,就展现出他对客户的判断:“您现在用的设备,最让您头疼的是能耗、故障率,还是维护成本?” 客户愣了下:“都头疼,但最麻烦的是维护,每次停机检修得花三天。” 大佬接着问:“如果有设备能把检修时间压缩到半天,您愿意为这个功能多付 15% 预算吗?” 最后这单不仅成了,后来客户还主动介绍了同行。 这不是运气,是 “SPIN 提问法” 的应用 —— 背景问题(Situation)、难点问题(Problem)、暗示问题(Implication)、需求 - 效益问题(Need-Payoff)。 普通销售只会说 “我们产品多好”,顶级销售用提问让客户自己说出 “我需要这个产品”。 更绝的是,提问能把 “推销” 变成 “合作”。当你问 “您觉得这个方案哪部分需要调整?”“您希望我们重点优化哪个环节?”,客户会觉得 “这是我参与设计的方案”,签单时自然更果断。 说白了,顶级销售的这三个特质,内核都是 “反内耗”—— 不纠结领导脸色,不沉迷自我表现,不硬塞产品卖点。 他们像猎人:目标明确,耳朵竖得比枪快,问题问得比子弹准。 下次再遇到那种 “不怎么说话但总能签大单” 的销售,别觉得人家 “闷”—— 人家只是把精力,都用在了刀刃上。 毕竟,客户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包的,从来不是 “会说的”,而是 “懂他们的”。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zeqF6RkcRqaESOWSUewyA 该文章在 2025/11/24 16:25:37 编辑过 |
关键字查询
相关文章
正在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