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详解:如何不停服分库分表
当前位置:点晴教程→知识管理交流
→『 技术文档交流 』
1 理论知识1.1 分库分表是否必要分库分表确实可以解决单表数据量大这个问题,但是并非首选。因为分库分表至少引入了三个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一是分库分表方案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第二是本地事务失效问题,原本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可以保证强一致性业务逻辑,分库之后事务失效。第三是难以聚合查询问题,因为分库分表后查询条件中必须带有shardingKey,所以限制了很多查询场景。 在之前文章《面试官问单表数据量大是否必须分库分表》介绍过解决单表数据量过大问题,可以按照删、换、分、拆、异、热这六个字顺序进行处理,而不是首选分库分表。 删是指删除历史数据并进行归档。换是指不要只使用数据库资源,有些数据可以存储至其它替代资源。分是指读写分离,增加多个读实例应对读多写少的互联网场景。拆是指分库分表,将数据分散至不同的库表中减轻压力。异指数据异构,将一份数据根据不同业务需求保存多份。热是指热点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1.2 分库分表两大维度假设有一个电商数据库存放订单、商品、支付三张业务表。随着业务量越来越大,这三张业务数据表也越来越大,查询性能显著降低,数据拆分势在必行,那么数据拆分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 1.2.1 纵向拆分纵向拆分就是按照业务拆分,我们将电商数据库拆分成三个库,订单库、商品库。支付库,订单表在订单库,商品表在商品库,支付表在支付库。这样每个库只需要存储本业务数据,物理隔离不会互相影响。 1.2.2 横向拆分按照纵向拆分方案,现在我们已经有三个库了,平稳运行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业务增长,每个单库单表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逐渐到达瓶颈。 这时我们就要对数据表进行横向拆分,所谓横向拆分就是根据某种规则将单库单表数据分散到多库多表,从而减小单库单表的压力。 横向拆分策略有很多方案,最重要的一点是选好ShardingKey,也就是按照哪一列进行拆分,怎么分取决于我们访问数据的方式。 (1) 范围分片如果选择的ShardingKey是订单创建时间,那么分片策略是拆分四个数据库,分别存储每季度数据,每个库包含三张表,分别存储每个月数据: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对范围查询比较友好,例如我们需要统计第一季度的相关数据,查询条件直接输入时间范围即可。这个方案的问题是容易产生热点数据。例如双11当天下单量特别大,就会导致11月这张表数据量特别大从而造成访问压力。 (2) 查表分片查表法是根据一张路由表决定ShardingKey路由到哪一张表,每次路由时首先到路由表里查到分片信息,再到这个分片去取数据。我们分析一个查表法思想应用实际案例。 Redis官方在3.0版本之后提供了集群方案RedisCluster,其中引入了哈希槽(slot)这个概念。一个集群固定有16384个槽,在集群初始化时这些槽会平均分配到Redis集群节点上。每个key请求最终落到哪个槽计算公式是固定的:
一个key请求过来怎么知道去哪台Redis节点获取数据?这就要用到查表法思想:
查表法方案优点是可以灵活制定路由策略,如果我们发现有的分片已经成为热点则修改路由策略。缺点是多一次查询路由表操作增加耗时,而且路由表如果是单点也可能会有单点问题。 (3) 哈希分片相较于范围分片,哈希分片可以较为均匀将数据分散在数据库中。我们现在将订单库拆分为4个库编号为[0,3],每个库包含3张表编号为[0,2],如下图如所示: 我们选择使用orderId作为ShardingKey,那么orderId=100这个订单会保存在哪张表?因为是分库分表,第一步确定路由到哪一个库,取模计算结果表示库表序号:
第二步确定路由到哪一张表:
第三步数据路由到0号库1号表: 在实际开发中路由逻辑并不需要我们手动实现,因为有许多开源框架通过配置就可以实现路由功能,例如ShardingSphere、TDDL框架等等。 2 分库分表准备工作2.1 计算库表数量分几个库和几张表是在分库分表工作开始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我们首先看看阿里巴巴开发手册的建议:单表行数超过500万行或者单表容量超过2GB才推荐进行分库分表,如果预计3年后数据量根本达不到这个级别,请不要在创建表时就分库分表。我们提取出这个建议的两个关键词:500万、3年,作为预估库表数的基线。假设业务数据日增量60万,那么应该如何预估需要分多少个库和多少张表呢? 日增量60万计算3年后数据总量:
随着后续业务发展日增量会超过60万,所以我们要对数据总量进行冗余,冗余指数是多少根据业务情况而定,本文按照3倍冗余:
单表500万并向上取整至2的幂次计算表数量:
所有表放在一个库并不合适,因为随着数据量增大,访问并发量也会呈正相关增大,一个数据库实例是难以支撑的。本文按照一个数据库实例包含32张表计算库数量:
2.2 shardingKey确定shardingKey非常关键,因为作为分片指标,当数据拆分至多个库表之后,代理层只能根据shardingKey进行表路由。 假设我们设置了userId作为shardingKey,那么后续DML操作都必须包含userId字段。但是现在有一种场景只有orderId作为查询条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场景呢? 第一种方案是设计orderId包含userId相关特征,这样即使只有订单号作为查询条件,也可以截取userId特征进行分片:
第二种方案是数据异构,核心思想是以空间换时间,一份数据根据不同维度存储到多个数据介质,数据异构一般分为如下类型。 数据异构至MySQL:我们可以选择orderId作为shardingKey存储至另一个数据库实例,那么orderId就可以作为条件进行查询。 数据异构至ES:如果每一个维度都新建一个数据库实例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可以将数据同步至ES满足多维度查询需求。 数据异构至Hive:MySQL和ES可以满足实时查询需求,Hive可以满足离线分析需求,数据分析工作无需通过主库,而是可以通过Hive进行。 现在又引出一个新问题,业务不可能每次都将数据写入多个数据源,这样会带来性能和数据一致性问题,所以需要一个管道进行各数据源之间同步,阿里开源canal组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 分库分表实例在完成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可以开始分库分表工作了。分库分表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说到底都是在处理两类数据:存量和增量。存量表示旧数据库已经存在的数据,增量表示不存在于旧数据库待新增或者变更的数据。根据存量和增量这两种类型,我们可以将分库分表方法分为停服拆分和不停服拆分。 3.1 停服拆分停服是指停止服务,系统不再接收新业务数据,那么旧数据在分库分表这个时间段内是静止不变的,数据全部变为了存量数据。停服拆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编写代理层和新DAO,代理层通过动态开关决定访问旧表还是新表,此时流量还是全部访问旧表: 第二阶段停止服务,整个应用都没有流量,旧表数据已经处于静止状态,通过脚本将存量数据分页从旧表迁移至新表: 第三阶段通过代理层访问新表: 3.2 不停服拆分停服拆分方案比较简单,但是在分表这段时间没有业务流量,对业务是有损的,所以我们一般采用不停服拆分方案,一边有流量访问,一边进行分库分表,此时数据不仅有存量还有增量,相对而言会复杂一些。 第一阶段首先编写代理层和新DAO,代理层通过动态开关决定访问旧表还是新表,此时流量还是全部访问旧表: 第二阶段开启双写,增量数据不仅在旧表新增和修改,也在新表新增和修改,日志或者临时表记录写入新表ID起始值,旧表中小于这个值的数据就是存量数据: 第三阶段进行存量数据同步,通过脚本将存量数据分页写入新表: 第四阶段停读旧表改读新表,此时新表已经承载了所有读写业务,但是不要立刻停写旧表,需要保持双写一段时间。 不停写旧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如果读新表出现问题,还可以将读流量切回旧表。第二是因为可以进行数据校对,例如新表和旧表数据都同步至Hive,选取几天的数据进行校对,从而验证数据同步准确性。 第五阶段当读写新表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发生业务问题则可以停写旧表: 3.3 代理层实现代理层实现了新旧数据源切换,需要尽量减少业务层代码的侵入性,而适配器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对业务层的侵入性。我们首先看看旧数据访问对象和业务服务:
引入新数据源访问对象:
适配器模式减少业务代码侵入性:
4 文章总结分库分表具有三个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方案本身复杂性、本地事务失效问题、难以聚合查询问题,所以分库分表方案并非解决海量数据问题的首选方案,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如果必须分库分表,我们首先进行容量预估并选择合适的shardingKey,其次根据实际业务选择停服或者不停服方案,如果选择不停服方案,注意保持新表和旧表双写一段时间,从而验证数据准确性,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该文章在 2023/5/19 11:41:24 编辑过 |
相关文章
正在查询... |